傳統或比較大眾的做法是這樣:喜帖原意是新郎新娘的父母親宴客所發出的邀請函,所以下款會是新郎新娘父母的名字。而父母作主婚人必是承父母的父母之命而做的 (如果健在),又由於中國人是父系社會,所以即使外祖父母都健在,喜帖上都只會顯示新郎新娘父親的父母親,而母親之父母則不會包括在帖內的。
簡單而言,如果新郎只有祖父(父親的爸爸)健在,而祖母不在,那新郎父親名上就會有 「承嚴命」。
如果新郎只有祖母健在,祖父不在,新郎父親名上就有「承慈命」。
如果新郎祖父母都健在,父親名上就有「承嚴慈命」。
新娘如是。
所謂既承嚴命/承慈命或者係承嚴慈命係指新娘新郎既長輩爺爺嫲嫲是否健在既意思,如果爺爺仍健在,就寫上承嚴命,如果嫲嫲健在就寫上承慈命,如果爺爺嫲嫲兩個都健在就寫上承嚴慈命即可,正確位置加在父親名字上。
傳統意思就係指父親依奉爺爺嫲嫲既命去辦理這頭親事。